新闻中心

    NEWS

  •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
  • 电话:+86-0000-00000
  • QQ:987654321
  • 邮箱:987654321@qq.com
  • 联系人:王小姐

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举行:人机融合 智胜未来


时间:2024-11-21 20:32:05  来源:  作者:

资料图片

  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举行

  本报杭州5月19日电 (记者方敏)点点手机,一只四足仿生机器狗欢快地奔跑起来;将机器鱼放入水中,“如鱼得水”灵活游动……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日前在浙江余姚举行,众多海内外专家及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探讨机器人的前沿技术与研究成果。

  在这次峰会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智能装备和制造技术产业相关的高端产品和新兴技术惊艳亮相,如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体验交互平台、智能工厂等,让参观者体验了一次未来“智能+”生活。

  现场,一个二次元魔法美少女——琥珀·虚颜通过实力亮相,大秀未来“智能+”生活,验证机器人可以“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工作人员通过对话,与琥珀·虚颜完成互动,包括唱歌跳舞、开灯关灯、开关窗帘等智能家居控制,琥珀均按指令一一完成,引来惊叹。

  在宁波奇点机器人体验馆,参观者可以体验提供“中医诊疗”的一面“健康镜”。观众只需要接受拍摄头部及舌苔照片,就可以获取一份中医调理方案。同时,一款智能护理移乘机器人可以辅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及残障人士完成室内的移动。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一款通过意念控制的转运床。这种设备可以服务于偏瘫或中风等人群,建立人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辅助他们行动。

  “机器人产业大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甘中学表示,中国现在的机器人非常火,无论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还是特种机器人。从总体来讲,这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促进是件好事,未来将是人机融合的智慧时代。

  缝纫机器人

  让传统行业不传统

  本报记者 贺林平

  “缝纫机器人?”听到这五个字,你的头脑里是否浮现出一个三头六臂、张牙舞爪的“怪物”,布料从这边进去,上下翻飞几下,衣服便从那头出来了?

  现实当然不可能像相声段子里那么神奇、简单。制衣行业是公认最难实现自动化替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然而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有家制衣企业,针对各个工序自行研制开发了25种自动化设备。如今在这家企业,做一件梭织衬衫全部52道工序,有65%出自这些“缝纫机器人”之手。

  工厂:生产状态不再传统

  位于高明荷城的溢达制衣厂是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较早设立、也是较早探索缝纫自动化的工厂。车间里,那种几百上千台缝纫机棋盘一样排成一大片,每个缝纫机前坐一名女工,低头凝视、手脚并用、可劲儿忙活的壮观景象,如今已经很难看见了。

  在2楼的自动化制衣梭织车缝车间,一条由机械手、电子眼等各种部件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将拉筒、修剪颈窝、压烫粘朴、开钮门四道工序连成一体,在电脑程序指挥下精准运作,不出30秒,一件衬衫的左前幅就一气呵成地做出来了;而过去“唱主角”的制衣工,现在倒成了“打下手的”,有的给机器送料,有的监控设备参数,状态轻松而悠闲。

  众所周知,在国内外整车、手机等制造上,全流水线的自动化已经屡见不鲜,而一到制衣行业,机器马上就“欺硬怕软”起来——由于布料柔软,延展性强,机器如何实现面料分层与抓取,如何在推移固位时避免拉扯形变,如何在裁割车缝时实现精准定位,等等,是全世界纺织行业的共同难题。

  2010年溢达启动大规模自动化制衣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边试边改,“摸着石头过河”。鼓捣了大半年,公司第一台自动袖侧机应运而生。

  “传统上,做这个衬衫的袖侧非常难,必须手工折出一个等腰三尖;折叠后条纹还要和整条手臂对上,连成一线。我们称为A1级工序,过去一个熟手工要培训至少半年。”制衣厂高级经理张雄颜介绍。

  而现在,记者看到,制衣工梁严斤只需按标准规程把布料摆好,“喂”进机器,剩下的就不用操心了。过去一个熟手工一天工作8小时,只能做300—500件;而她一人“伺候”两台机,一天可以做1800件。生产效率从2011年的87%提升到2016年的108%。

  像这样各种功能的“缝纫机器人”,溢达已先后投入使用了1600多台,将全集团梭织(以衬衫为主)和针织(毛衫、弹性较大的T恤等)制衣的自动化率分别提升到65%和35%。

  工人:工作状态不再传统

  制衣车缝行业有句行话叫“脚不离车(衣车),手不离片(裁片)”,因为在车缝过程中,操作工需要用脚来控制衣车的速度,而手部需要高度协调配合,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别说车缝,就是钉纽扣这么简单的工序,都不是那么容易干的!”从一线女工成长起来的张雄颜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工人一天几千个纽扣钉下来,常常头晕眼花,手指头都起水泡。”

  2013年,溢达联合广州一家设备供应商,研发出一种转、钉一体化的自动钉扣机,利用图像识别感应器自动把纽扣转到同一个方向,然后钉到衣服上。如今,溢达推广使用了20多台这种钉扣“小能手”,不仅使工作效率提升了20%,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溢达杨梅制衣厂,记者的目光被一台圆盘状三头六臂的机器吸引住了。制衣厂梭织技术工程部经理刘志鹏介绍,这是2014年公司要求供应商升级后的自动运介英机(图①,资料图片)。10年前溢达就从德国引进了该设备的第一代机器,大伙都形象地称它“八爪鱼”。“介英,通俗地讲就是衬衫的袖口,里外两层布,中间夹一个硬挺效果的朴。说它‘八爪鱼’,实际上一圈有12条‘爪’,两条‘爪’为一组夹住一片介英,跟着机器的轮转先缝后切,转一圈6个,只需二十来秒。”

  而坐在“八爪鱼”前的是一名年轻的男工,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布片轻轻一叠,放进“八爪鱼”的进口。

  溢达工人的工作状态在自动化升级中悄然改变,从过去单纯地车缝工变成了机器的操作工、技术工。

  工人更轻松,工作的技术含量更高,产品品质也更加稳定。杨梅制衣厂梭织总经理孙志平介绍,工厂车缝的一次性通过率从过去的85%提高到现在的94%左右。在推进自动化改造过程中,溢达在确保员工收入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还鼓励工人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优化改造的合理化建议。越来越多的工人摆脱了单纯的雇工角色,主动参与到“缝纫机器人”的研发中。

  形形色色的机器人

  随着技术飞速发展,如今的机器人不仅在高科技前沿领域大放异彩,也在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轻载复合机器人是新松机器人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具备柔性多关节机械臂及主动视觉导航系统的复合机器人(图②,本报记者刘洪超摄),基于智能移动机器人、柔性多关节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可快速布局于自动化工厂、仓储分拣、自动化货物超市,实现物料自动搬运、物品上下料、物料分拣等。

  新一代迎宾展示机器人(图③,本报记者刘洪超摄)是一款工作于室内环境,用于迎宾、接待、引领、讲解工作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其智能化程度有显著提升,它能快速“认知”未知环境,拥有不断丰富的云端语音知识库,能区分每个它“认识”的人;它外观设计线条流畅,造型可爱,表情生动多样。在运动方面,具有基于激光SLAM技术的自主行走、自主避让、自主充电功能,无需在地面贴导航磁条,避免改变外部环境;它还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可以对 VIP会员进行管理,并针对不同的VIP会员做出个性化的反应。

  今年3月,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海斗”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以下简称“海斗”号ARV)在“探索一号”船TS—03航次中,以光纤遥控模式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10886米的海底顺利着陆。水面操作者利用近40公里的微细光纤,遥控“海斗”号ARV顺利完成万米深渊海底巡航作业任务,实时回传深渊海底视频影像达4小时9分钟。我国首次实现了万米深渊海底视频向水面母船的实时传输。 

电话:+86-0000-00000
邮箱:987654321@qq.com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
Copyright © www.yaxin333.com 最新登录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111111号